穿着衣服的四号俑效果图。秦陵博物院供图
7月24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里,两位新晋“大明星”——4号百戏俑和28号百戏俑首次向公众亮相。
4号俑因为上半身装饰有类似皇宫大门上的圆泡钉,于是有了“泡钉俑”的艺名;28号俑因为独一无二的仰卧姿势,被赋予了“仰卧俑”的艺名。陈列厅里,它们背后硕大的屏幕上,展示着它们从发掘出土、保护研究再到展示利用的“出道”全过程。
相比于传统的以论文、专著和学术报告等形式呈现的考古研究成果,4号俑和28号俑的“亮相”与众不同,它们上直播、上电视,还多次登上热搜,似乎过于“高调”。7月29日,记者专访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以及文物保护部的修复专家马宇,听他们讲述两位“大明星”背后的故事……
■ 从出土到“出圈”
7月23日,刚刚完成“直播工作”的4号俑和28号俑在周萍及众多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准备第二天的展出。4号俑和28号俑的展示时间为7月24日至8月24日。
周萍介绍,在7月20日的一场直播活动中,晚间两个小时的直播就吸引逾66.3万人次观看,最高实时在线人数8.7万,突破了腾讯视频号知识专场直播观看量的纪录。7月23日,央视新闻等平台又推出了秦陵百戏俑“活起来”现场直播。截至当天17时,央视新闻等平台直播累计观看量已达214万,央视新闻新浪微博的阅读量达到320万。从k9901陪葬坑到实验室再到直播间,4号俑和28号俑赚足了流量。
要了解这两位“大明星”的前世今生,还要回到23年前。
百戏俑坑的发掘源于一次意外收获。1999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对k9801陪葬坑进行复探工作时,在其南部的一处现代取土壕内发现了红烧土堆积遗迹,随即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普探,后确认其为一处陪葬坑遗址,即为k9901陪葬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百戏俑坑。
为了对其性质、内涵以及建筑结构等问题作进一步深入了解,考古工作者在k9901陪葬坑的中部布设了一条4米宽、17米长的南北向探沟,进行试掘。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文物修复师马宇和同事们在发掘伊始就参与其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陶俑碎片被发现,这些陶俑的身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们发现这些陶俑大多上身赤裸,姿态各异。经过分析,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陶俑属于秦代的百戏俑。这无疑是秦陵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马宇说。
“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形成,至秦代已成为宫廷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百戏俑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秦代陶俑的新类别,形象地展示了秦代的杂技世界,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认识和了解秦代宫廷娱乐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和独特魅力。”周萍说。
2011年至2013年,为配合秦陵博物院k9901陪葬坑陈列厅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k9901陪葬坑进行了整体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880平方米,确定了陪葬坑的性质、内涵及建筑结构,并对出土的各类遗迹、遗物进行了科学保护。
“百戏俑坑目前共出土陶俑30余件,大部分已经修复完成。同时,百戏俑坑里还出土了铜鼎、陶盆等,以及一个类似冬瓜形状的石器。我们推测这些有可能是当时表演杂技时所使用的道具,但目前还没有定论。”马宇说。
马宇手指处,即为28号俑身上发现指纹的地方。记者 杨露雅摄
■ 从碎片到“重生”
2000多年前,秦朝的工匠通过塑、堆、捏、贴、刻、画等技法,创造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百戏俑。
2000多年后,马宇和同事们通过提取、清理、回贴、加固、拼对、补全、封护等技艺,赋予这些陶俑第二次生命。
“百戏俑的保存状况很差,同一件陶俑的身子和脚等部位常常分散在不同地点,有些陶俑的头部和身体上还残留有打击的痕迹和火烧的痕迹。当时这些百戏俑为什么会被破坏,目前还不得而知。”马宇说。
为了“治愈”这些百戏俑,马宇团队针对他们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4号俑由170多个残片组成,其中有130个残片上有泡钉。如何让每一个泡钉“归位”,考验着马宇团队的每一个人。
“我们根据每个残片出土的方位进行编号,然后用可逆性的胶对泡钉俑进行了初次粘接。”马宇说。
但当“成果”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人都觉得有些不对劲。经过和大家多次交流,马宇觉得还是要找到一个确定泡钉位置的规律,才能真正复原4号俑的风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尝试,马宇成功了,按照四个泡钉对一个八角星纹的规律顺利让所有泡钉“归位”。
4号俑是目前发现的所有百戏俑里彩绘保存最好的一件,对研究古代服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在清理时不伤害到珍贵的彩绘,马宇对清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彩绘的清理并非越干净越好,而是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的把握就要求文物修复师有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在清理每个陶片上的彩绘之前,马宇会先选一小块区域作为实验块,根据实验块的清理效果来决定所使用方法是否可行。
“清理陶片上的彩绘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我们一次次实践出来的。我们的工作就像中医给病人开方子,需要根据每一个陶片上彩绘的具体保存状况,配置不同配比、不同剂量的‘药’。”马宇说。
28号俑在初步拼对完成后,呈现出两膝着地、脚收于臀下、两臂向后舒展的独特姿势。如何让这种独特的姿势重现在世人面前,再次挑战着马宇团队的能力。
“28号俑碎成了72块残片、12片残渣。但28号俑上半身基本完整,下半身残破较严重,所以我们先对下半身小块陶片进行拼对,再进行上半身整体的拼对。”马宇说。
马宇介绍,陶俑的粘接剂选用环氧树脂,在粘接前要先在断面涂刷特定的溶液作为隔离层。陶俑的补全材料选用比例为6:4的环氧胶和砖粉的混合材料,因为其颜色最为接近陶俑本色。28号俑的上半身有一条贯穿至胸部下侧的裂缝,采用补全材料从内壁进行灌胶加固,在缝隙很小无法灌胶的区域则用纱布和胶在陶俑内侧对缝隙进行加固。经过一系列繁琐细致的工作,历时9个月的努力,28号俑终获“重生”。
k9901陪葬坑。记者 杨露雅摄
■ 从学术研究到多元化展示
4号俑身上精美的彩绘图案和28号俑独特的姿势,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秦陵博物院对此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了让那些论文里的成果为群众所熟知,周萍和同事们做了许多尝试。
“为解读28号俑的姿势,我们做了大量研究,却始终没有定论。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是当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不能只用文物保护的手段去解决一切问题。于是,我们跳出专业局限,想到了百戏与杂技的关系,既然要还原百戏俑的动作,那干脆把专业的杂技演员请来共同研究。”周萍说。
为此,周萍专门找到陕西省杂技艺术团寻求合作,对方也很感兴趣。于是,相隔2000多年的杂技演员就这样相遇了。“之前有很多人认为28号俑的动作是鲤鱼打挺,但通过杂技演员的现场观察以及动作模拟发现,从28号俑的大腿、腿窝等受力情况来看,做从下往上的鲤鱼打挺的动作是起不来的,反而更像是从上往下的一个瞬间动作。”周萍说。
杂技演员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灵感碰撞,最终化作了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在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杂技演员们以28号俑的动作为原型,上演了一场高难度的杂技表演,惊艳了观众。
“如果你给游客讲怎么修复、保护和研究文物,他们未必能听懂。但如果变换一下展示形式,用一场杂技来展现,大家可能更喜欢看。”周萍说。
4号俑身上残留的珍贵彩绘为还原2000多年前的服装提供了可能。为了让4号俑穿上曾经的“演出服”,秦陵博物院决定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4号俑彩绘纹饰的纺织品复原工作,为其“量体裁衣”。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来看,秦汉时期织有精美纹饰的面料多为丝绸,且中原地区那时候还没有棉,麻织物上也鲜有纹饰。同时考虑到百戏俑表演的特殊性,我们分析4号俑所穿衣物为丝绸面料的可能性最大。”周萍说。
最终经过复原,4号俑的上衣为饰有八角星纹的丝绸织锦,领缘、袖缘和腰带为几何纹样的丝绸织物;其下身着裳,推测为绢地刺绣的云气纹。如今,这些经过复原的布料和他的主人一起在陈列厅展示。
“我理解的让文物活起来就一定要让文物跟老百姓的生活相结合,让老百姓通过比较简单的方法读懂科研成果。所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一定要通俗易懂,不能只停留在论文上。”周萍介绍,“目前我们向游客展示的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还在努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最终成果的呈现形式会比现在更丰富。”(记者 杨露雅 实习生 薛文瑞 朱芳廷)
记者手记
跨界,复原秦俑的“前世今生”
杨露雅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里,两位新晋“大明星”——4号百戏俑和28号百戏俑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陈列厅中的4号俑呈站立姿势,双腿分离,略呈小弓步,身体稍微向侧面扭转,左臂上举,右臂搭于胸前,双臂残缺。它的上身着衣,布满泡钉,泡钉间饰以八角星纹;下身着裳,绘有大量精美纹饰。这是目前已发掘百戏俑中残存彩绘最好的一件文物。
4号俑旁边放着它的“演出服”,庄重华贵的紫色布料、装饰精美纹饰的布条,无不诉说着它曾经的光辉岁月。
彩绘研究是秦陵博物院的强项之一,多年来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此次根据百戏俑身上的彩绘来复原服饰还是头一次。从衣服的布料、颜色到具体纹饰,秦陵博物院和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专家们反复研判,终于复原了这位“大明星”的“演出服”。
这次跨馆际的合作不仅解决了考古学问题,也让游客欣赏到了2000多年前的杂技演出服,拉近了游客和文物的距离。
28号俑两膝着地,两脚收于臀下,两臂向后舒展。如此独特的仰卧姿势,激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2000多年前的它到底在做什么高难度的动作呢?
当学术界还在为28号俑的具体动作展开激烈讨论时,秦陵博物院再次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他们邀请了陕西省杂技艺术团的专业演员,打算来一次跨界合作。
在今年的陕西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秦陵博物院主会场的活动现场,杂技演员们以28号俑的动作为原型,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高难度的演出。一招一式间,2000多年前的秦代杂技仿佛出现在观众眼前。
28号俑的独特姿态让它脱颖而出,也预示着对它的保护利用更为困难。为此,秦陵博物院又联合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了三维扫描建模工作,利用高精度表面三维扫描和纹理拍照技术,构建了文物的表面和几何形态的高精度建模,使研究人员和公众可以通过浏览文物的三维模型了解28号俑的姿态和文物的细节。
在28号俑的研究成果中,其腹部彩绘表面上发现的3枚指纹痕迹也让很多人津津乐道。残留手印整体花纹反应较为完整,纹线清晰连贯。如此清晰的指纹信息,为确认指纹的主人提供了可能。
为此,秦陵博物院和西安司法鉴定中心合作,对3枚指纹进行了数据采集和特征标注,应用指纹学统计分析技术对3枚指纹进行系统研判后发现,这3枚指纹与青少年指纹的特征高度相似。由此可以推断,在28号俑上残留指纹的工匠为青少年的可能性极大。
此次4号俑和28号俑能在社会层面引起如此大的关注,除了它们本身重要的学术价值外,离不开秦陵博物院在多学科跨界融合方面的努力。每一次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都是秦陵博物院在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的尝试,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